“‘五老’參與監督的做法具有一定創新性,但缺乏生動詳實的具體案例,在宣傳性上有所欠缺。”“組建微信群召開群眾會、通過微信視頻直播議事的做法以小見大,實效性、可操作性強,但在總結提煉做法上還需再深入……”近日,羅平縣紀委監委組織開展了一場特殊的評比活動,全縣13個鄉鎮(街道)認真梳理在探索開展村居清廉建設中形成的典型做法及案例,送審“比武”。
去年以來,該縣緊緊圍繞“干部清廉、權力清源、作風清新、鄉風清朗”建設目標,以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和廉潔履職能力為主要目的,以規范村級“小微權力”運行為工作重點,在全縣154個村(居)委會探索推進村居清廉建設工作。
“評比活動形成互學互比的良好氛圍,以點帶面,縱深推進全縣村居清廉建設進程。”縣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。為確保評比工作公平公正公開,縣紀委監委制定評比方案,圍繞真實性、典型性等方面設置評分標準。此次評比邀請縣委辦、縣政府辦、縣委組織部、縣委宣傳部、縣委黨校、縣教體局干部會同縣紀委監委宣傳部、辦公室、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組成評審專家團,對14個典型案例深入解剖。評審現場,專家團們嚴把案例質量關,采取“挑刺+評講”的方式,圍繞評分標準逐項打分、逐個點評,列出問題清單、提出改進建議,真正評出實效。
“評比過程也是一次‘政治體檢’的過程,讓我們看到了自身在推進村居清廉建設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,為今后的工作樹立了標尺。”各鄉鎮(街道)紀(工)委書記紛紛表示,將主動認領問題清單,在理念、內容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,努力打造高標準、高質量、實實在在的村居清廉典型。
“推進村居清廉建設是提升基層治理水平、涵養鄉風文明的有力舉措,是實踐‘清廉羅平’的重要載體和抓手,對推進鄉村振興意義重大。”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,該縣將把村居清廉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、系統性工程持續探索,打造村居清廉建設,形成經驗,以清風正氣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。(陳紅婧 || 責任編輯 陳雪梅)